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这些新信息,你知道吗?低成本、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充电是否方便成为选择和驾驶电动车的一大难题。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新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将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一是公共充电提速将推动北上广深进入充电桩“五公里”时代。开车时要数电,怕车没电,找不到地方充电;充电需要排队,每次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找桩充电一直是电动车备受诟病的地方。对于正在考虑购买电动车的人来说,好消息来了!
随着充电桩建设的加快,公共充电的难题正在得到解决。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新消息显示,2017年,我国将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用桩10万个。从重点城市来看,北京、上海电动汽车充电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5公里;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公共充电网络也在快速部署,朝着“五公里”时代的目标加速迈进。此外,民航、公交、环卫、出租等特种车辆充电服务站正在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拓展。例如,太原市利用公建桩快速建成了8000余辆电动出租车的服务网络。
2017年加快充电接口新国标实施,实现充电接口统一。二是住宅小区和单位重点解决“不让安全”“不收费”问题。物业不欢迎,充电桩不能安装在“家门口”,也让不少消费者对电动车“想说爱你不容易”。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不少消费者购车免费领取私人充电桩,但大多以“安全用电”“条件不足”等理由不允许安装,不少消费者甚至“弃号”。车主只能靠外面的公共桩充电,无疑加剧了“粥多了”“供需矛盾。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示,下一步要以居民小区、单位停车场充电桩为重点,同时继续优化公共充电桩布局。
2016年,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居住区停车位电动化改造,视情给予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支持;对配套服务和管理积极主动、业绩突出的物业服务企业,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奖补。
2017年1月,《关于加快单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印发,督促政府机关、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再次加快桩基建设。专家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但还需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拿出更明确、更细化的操作要求,加快落实落地。三是加快明确管理运营模式,让充电桩安得顺、建得放心,还要用得上、管得好。落实管理责任,明确运营模式,才能让充电桩安全放心。
目前,充电桩面临着管理职责不清、运营模式不明等问题。存在小区配电设施老化、谁来出钱改造、桩身质量参差不齐、火灾隐患谁来解决等问题。公共充电桩也是如此。投资标准高、功率大的直流快充桩并不多,但“问题桩”“僵尸桩”却屡见不鲜。近年来,我国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商数量快速增长,但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信部提出,通过备桩、“互联网+”等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推进公共场所、单位、居民小区、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充电桩管理模式,积极促进企业盈利。一些地方也在尝试充电基础设施分级管理的模式。此外,工信部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新能源汽车发展集聚区为重点,选择若干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建立追溯管理体系,支持建立通用性、性强、经济性好的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