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价、竞价的商业竞争手段,现在已经蔓延到新兴的河南汽车充电桩行业。一些地方招标时,有的投标人报价只有行业平均报价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不知道这些企业中标后如何维持充电桩的正常运营。”
要运营汽车充电桩,除了较高的设备成本外,还要考虑到土地成本和运维成本,河南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运营成本已经被控制到了尽可能低的水平。
在一些地方的充电桩招标过程中,有些企业要么想方设法将价格压低到按测算中标后难以保障充电桩运营的程度,要么当地人脉深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目前,汽车充电桩领域出现了一些“皮包公司”,由当地关系较深的人注册,再由充电设备供应商供货,再以较低价格参与当地竞标。这样的企业,由于“关系;往往在招标中胜出,但最多考虑的是保修期内充电桩的成本,完全没有考虑到保修期后的管理维护。
全国有多少家汽车充电桩公司?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数据和不完全统计。汽车充电桩行业新增创业企业200家,总数超过600家。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充电设施发展指南,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新增电桩达到480万个,新增充电站达到1.2万座。由此衍生出充电桩投资500亿元、充电站投资600亿元,合计1100亿元的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平均每年投资220亿元。
2016年8月1日,在《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表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桩基比不足10:1,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一边抱怨充电桩不够,一边建设的充电桩又得不到合理利用,充电桩建设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充电桩有效利用率仅5%,闲置率高达70%。“僵尸”桩问题突出。目前,大部分车主选择在家充电。公共充电桩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充电需求,而是为了克服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此外,汽车与充电桩的不兼容导致消费者想用却不能用,这也是充电桩使用率低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企业对同一协议会有不同的解释,直接导致协议的非正常一致性。虽然充电桩存在电池异常,但在协议的解释中仍允许充电,这也说明国网标准对协议测试部分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不同企业对协议的解释不一。
协议一致性非常态,对此,相关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完善。这也意味着,充电桩的差异将越来越小,直至完全统一。
毋庸置疑,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市场的发展如何统一,还有待观察。